跳到主要內容

尿酸過高怎麼辦?原因及改善方法

【摘要】
‎1.每天喝水2000c.c.很重要並常上廁所
2.平均的減重
3.避免過度運動
才能將血液中的普林含量降低,幫助稀釋尿液也減少結石,避免對腎臟的危害
尿酸是透過驗血測得的,不是藉由驗尿測得的唷:))
「尿酸,漫談」的圖片搜尋結果
----------------------
【詳文】
尿酸從何處來?
 尿酸一部分係由人體內細胞核成分之一的普林分解而來,一部分則攝取自含普林的食物。所以,當蛋白質及含普林高的食物攝取過量時,都會增加尿酸的生成。尿酸生成後約有2/3經腎臟排泄,其餘則由腸道排泄到便中。
 當尿酸在體內積存很多,而排出的卻很少時,就會增加血液中的尿酸成分,導致「高尿酸血症」,這就是痛風發作的元凶。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誘因。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有約70%的患者屬原發性,致病因與下列因素有關──
  • 遺傳
    醫學統計指出,有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疾病史的家族,其子女的罹患率較一般人高出約10倍左右。
  • 飲食不當
    經常暴飲暴食,或吃太多蛋白質含量豐富的美食及高普林食物,都會使尿酸升高。
  • 肥胖
    肥胖者的皮下脂肪較多,當飢餓時,皮下脂肪會分解、燃燒而產生許多酮體積存在人體內,此酮體便會妨礙腎臟排泄尿酸,使尿酸升高。而且肥胖者易出汗,使尿量相對減少、尿酸變濃,如此不但會造成尿路結石,也會影響尿酸排泄。
  • 性別
    男性的罹患率約為女性的20倍;因為女性可藉助體內荷爾蒙的調節,有利於排泄血中的尿酸。
  • 運動過度
    激烈運動時,不但出汗多,而且經過腎臟的血液減少,以致影響腎功能,使尿酸不易排出。此外,過度運動後,身體會產生許多乳酸,也會增加腎臟負擔,影響尿酸排泄。但是都不運動也會使血流量減慢,影響腎臟排泄尿酸的功能,所以應該每天適度的運動。
  • 藥物
    服用抗癌藥、氣喘藥、抗黴菌藥時,會加速尿酸的形成。而服用水楊酸製劑(如阿斯匹靈)、利尿劑、抗結核藥時,則會妨礙尿酸的排泄。
  • 酒精
    喝含酒精的飲品(尤其是啤酒),或使用含酒精的藥物(如硝化甘油),或靜脈注射時(尤其是注射葡萄糖),尿酸濃度會上升。
 另外有30%的繼發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因為疾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炎、紅血球增多症、高血壓、心官能不足、肝障礙、腎臟病、尿毒症)所致。



 如何改善
少吃或不吃
  一般會把食物依照普林的含量分成三組(請參照食物普林含量表)。單純是尿酸過高﹐沒有認何病徵的人﹐或非發作期的痛風患者﹐應節制或忌食第三類的食物;痛風發作時﹐食物的限制就較為嚴格:第三類的食物嚴格應禁食﹐第二組食物也應儘量減少攝取﹐儘可能攝取第一組的食物。一般而言﹐內臟﹑肉汁﹑高湯﹑酵母﹑豆苗﹑豆芽﹑蘆筍﹑香菇與某些海鮮的普林含量最高。至於常被點名忌食的黃豆﹐在非發作期仍然可以適量攝取(請參照本站特寫:黃豆與痛風)。臨床醫師則認為最容易誘發痛風的食物為啤酒﹑內臟與海鮮 

        酒精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乳酸﹐它會干擾尿酸排出﹐使尿酸滯留在人體啤酒等釀造酒﹐在釀造過程中會因酵母菌大量繁殖造成普林的增加﹐更容易刺激尿酸上昇。吃得太油也不利於體內尿酸的正常排泄﹐所以要控制尿酸﹐也要少吃油炸﹑肥肉﹑皮脂等高脂肪食物﹐烹調時用油要適量。

減肥
  體重過重的人尿酸容易高﹐可以說是助長痛風的因素。所以肥胖的人首先應考慮減輕體重。要注意的是﹐不能減得太快。減得太快﹐會導致人體組織及脂肪的快速分解﹐使尿酸形成大幅增加﹐並抑制尿酸的排出﹐反而容易引發痛風的發作。因此最健康的方法是飲食中減少脂肪的攝取﹐保持均衡的營養﹐每月以減輕1~2公斤(一般人理想的減重速度是每週0.5~1公斤)為原則﹐長久下來效果也是很可觀的。
多喝水 

        尿酸高的人要多喝水﹐因為充足的水份幫助尿酸的排出﹐並可稀釋尿液﹐防止結石﹐避免對腎臟之損害。每天飲水份量應該至少2000㏄﹐也可飲淡茶等飲料﹐但不宜過濃。尿酸高的人應避免服食過量的維生素AC﹑及菸鹼酸的補充劑﹐也不宜攝取大量的果糖飲料﹐它們會刺激尿酸的形成。
        痛風在以往被視為富貴病﹐因為昔日它最容易發生在常吃大魚大肉的貴族或有錢人身上。今日痛風已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卻是應酬族﹑酒仙﹑肥胖人士常見的健康問題。一般健康的人雖不需因為害怕尿酸的上昇而不敢吃這個不敢吃那個﹐但藉由定期的健檢知道自己尿酸的狀況卻是必要的。尿酸高不高﹐「感覺」不到﹐也不是聞聞小便的味道就知道。需要驗血(記得﹐不是驗尿)﹐才會明瞭。

留言

  1. 我外公也是尿酸過多,看來阿J的文章後,我就會記得多提醒外公喝水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被罵的人態度不好,要怎麼治好他?!】杏仁核vs前額葉

https://m.facebook.com/seedofhopeclinic/photos/a.223859761145535.1073741827.219205731610938/697765787088261/?type=3 【被罵的人態度不好,要怎麼治好他?!】 「我太太一直說我有問題,她罵我不負責任不幫忙家務時,我總是呆呆的看著她,不會馬上就去做她想要我做的事。我真的就是呆在那裡,每次都這樣,我是不是應該去看一下醫生拿個藥?」 「我的孩子功課好不好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最讓我煩惱的是他的態度,我只要叫他去複習寫功課,他就呆住,坐在那裡不動,一個小時也沒翻一頁,怎麼罵就是不動,每天晚上都要讓我氣到抓狂,用罵的用處罰的都沒用!有什麼辦法讓他態度好一點?不要這樣拖。」 被罵的人會呆住、態度不好、被動,真的沒有藥可以醫!因為,這是正常的現象,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正常」! 再強調一次,沒錯!被指責後人會呆住,甚至反擊回來,或是逃走,是超級正常的現象! 從大腦神經科學來看,人類的思考與情緒主要是由大腦中的兩個部分控制影響。一個是前額葉,主要負責理性思考,我們期望的「完美小孩」「完美對象」所該具備的所有能力和功能,都是由前額葉控制,例如:會推論因果關係、能思考解決方案、能分析情勢、能評估後安排優先順序等。能有一位具有強大前額葉功能的伴侶和小孩,是多麼的幸運又幸福呀! 另一個部分就是杏仁核,這個位於大腦核心位置的兩顆杏仁大的組織,只負責讓人做三件「態度不好」的反應:攻擊、逃跑、發呆(簡稱攻逃呆)。前額葉在大腦的外層表面,杏仁核被藏在大腦的核心,從演化上來看,應該是重要的部位會放在中間被好好保護著,是吧?但是杏仁核只負責攻逃呆,有什麼好重要的呢?客倌,您不知道杏仁核有多重要呀!它可是危機處理中心,若您生活在幾千年前的野外,一走出山洞就看見灰熊站在你的山洞門口,您也只能想辦法找個武器和牠打一架;或是快點逃,至少要跑贏隔壁的那一個,才能活下來;或是好好躲起來,想盡辦法不要動、不要出聲、呼吸輕一點、不要散出氣味,或許灰熊沒有看到您,也就走掉了。您說,攻逃呆重不重要?! 當人類不住野外,改為群居,和一群人住在一起有沒有生存危機?有!最大的生存危機是什麼?「不被喜歡」!一個不被喜歡的人會被霸凌,可能會被圍毆致死、會被遺棄、會被忘記分享食物和資源給他,死...

受精卵成功著床後的7個小症狀,懷孕初期的小徵兆~

受精卵成功著床後的7個小症狀,別到出現問題就後悔當初沒小心了 2016-07-03   由 最美寶寶媽媽 發表于 親子     娟和丈夫已經結婚三年了,在看到身邊的親戚朋友都陸續懷孕了,原本計劃再過兩年要孩子的夫妻倆也把寶寶計劃提前了,所以為了更快懷上孩子,小娟嚴密的監測自己的排卵期,只為提高受孕的幾率。 為了懷上個健康的寶寶,夫妻倆還特意去醫院做了全身檢查,但各項顯示都非常健康,按常理是應該很容易懷孕才是,可是過來半年還是沒有傳來喜訊。 精細胞與卵細胞相遇      然而 經期一直非常準時的小娟,這個月推遲來月經了,而且血量比較多,腹部疼痛,這更顯得不正常,隨即小娟到醫院檢查。卻聽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原來小娟懷孕一個月了,但在早期沒有注意,胎兒已經流產了。     為提高受孕的幾率,絕大多數夫妻都會選擇在排卵期同房,但是有一些寶媽因為沒有過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即使寶寶來了也不知道。好不容易懷上了,可是因為自己的無知,胎兒就這樣走了,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想要儘快懷上寶寶的你一定要知道以下幾點。      通常受精後的第 6 ~ 7 天,胚泡開始著床。 著床就是已經到子宮了,但那時還小,用超聲波是看不見的,著床後20-30天左右才可能用超聲波看得見小孕囊,但受精卵著床後的3-4天,也就是排卵期後的第十天以後,用早早孕試紙就能測出弱陽性,但有些可能不能測出。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下,那麼孕媽要如何知道自己懷孕了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受精卵成功著床的症狀有哪些。 對於受精卵著床在開始的時候大部分孕媽是沒有感覺的,但有些孕媽會有某些特殊的異樣感覺。 1、感冒的感覺 :著床成功,基礎體溫會下降,有些甚至會有著床出血,有些更甚至會有感冒的症狀。 2、腹痛、腰酸 :有些孕媽會出現小腹輕微脹痛、乳房變柔軟等現象,像來月經時的感覺。 3、感覺疲倦 :黃體素(一種荷爾蒙)的大量分泌,會讓你覺得筋疲力盡。幾乎所有懷孕的婦女都深受這種症狀之苦,你可以再觀察其他的症狀,以確定你的懷疑。 4、感到反胃 :有些人在受孕之後的前幾個星期,就開始了害喜的症狀...

深度近視、眼壓過高小心青光眼!吃2食物降眼壓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根據統計,台灣青光眼就醫患者約31萬人,10年間遽增近7成。由於青光眼沒有明顯症狀,當患者察覺視力狀況有異就醫時,可能已經損失40%以上的視力了。若是未能及時接受治療,青光眼甚至會造成失明!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醫師坪田一男提醒,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眼部健診,才能防止視力衰退。 青光眼的成因是眼內液體(防水)無法正常排出,導致眼壓升高、壓迫到眼球後方的視神經,造成視神經受損。患者會感覺到視野變窄,嚴重時甚至會失明。另外,近年來也出現許多「眼壓正常」的青光眼患者,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王清泓曾撰文指出,眼壓最高的時間多為半夜或一大清早,有可能因此升高的眼壓並未被測量到。此外,眼壓變化晝夜不同,在不同時間多次測量,有助於瞭解眼壓是否正常。 坪田一男醫師表示,目前無法讓已受損的視神經恢復正常,因此青光眼的治療以疏通眼內液體流動、降低眼壓為主。另外,新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患者若能將眼壓再降低30%,大多數患者的視神經病變就不會繼續惡化,因此「降低眼壓」也是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治療方法。 小心!這些人是青光眼的危險族群 .老年人較容易罹患青光眼:40歲以上成年人有5-10%眼壓過高,其中每年約有1%會轉變成青光眼 .女性略多於男性 .近視者罹患青光眼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4倍,特別是600度以上的深度近視者 .糖尿病病患罹患眼壓高青光眼的機會是正常人的2~4倍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 若有以下症狀,應立即就醫 1 視力模糊、周邊視野縮小 2 夜間看燈光有五彩光圈圍繞 3 頭痛、眼脹,甚至會噁心、想吐 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副院長廖士傑醫師提醒, 青光眼患者應注意五點保健之道: 一、定期測量眼壓、檢查視神經及視野,以期控制病情。 二、生活規律、心情穩定,避免熬夜及情緒激動。 三、飲水要分量分次,避免牛飲。 四、充分配合醫師指示用藥,勿自行調整。 五、從事輕柔運動,如散步、游泳、騎腳踏車、慢跑等有助降低眼壓,避免閉氣用力,如舉重、倒立等運動。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也提醒,青光眼患者應注意睡眠充足、不熬夜,並且注意睡姿,避免趴睡、墊高頭部,以免眼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