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2014,第11期, p.1-30 . 中央課程政策評鑑向度之建構:系統模式的觀點

中央課程政策評鑑向度之建構:系統模式的觀點


陳 麗 珠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民 103,第 11 期

Tzu-Chi University Journal of the Educational Reserarch

2014, No.11, p.1-30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第十一期


中央課程政策評鑑向度之建構:系統模式的觀點

陳麗珠

台北市龍山國中教務主任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以系統模式的觀點探究中央課程政策之評鑑內涵

,以提供政策執行與評鑑之參考。本研究先以系統模式從輸入、

過程、輸出三個層面作為評鑑架構的基礎,分析目前國內及美澳

國民教育階段的中央課程政策文獻;再以模糊德懷術及層級分析

法,分析而得評鑑向度權重。

研究發現有三:一、中央課程政策之評鑑體系包含十三個向

度:法令制度、政策內容、經費資源、人力資源、資訊資源、行

政溝通管理、專業成長、合作分享、學習診斷輔導、學生學習表

現、教育人員表現、學校績效表現、政策成果表現;二、中央課

程政策評鑑的重要權重以輸入層面居首,過程層面次之,輸出層

面最低,有「重輸入、輕執行」的現象;三、中央課程政策評鑑

向度的重要權重以「法令制度」最為重要,其次為「政策內容」。

最後,本研究並根據上述結論、提出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及後續

研究之參照。





關鍵字:課程政策、評鑑、系統模式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mensions for Central Curriculum Policy Evaluation by System Model

                                           Li-Chu Che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construct dimensions of central

curriculum policy evaluation. The construction is based on three

system model domains: Input, process and output. The study

methodology used was the fuzzy Delphi method. Furthermore, this

study us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analyze the weighting

of central curriculum policy evaluat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it was found that central curriculum policy evaluation comprises

13 dimensions and a dimension weighted system. Second, the priority

of weighting by central curriculum policy evaluation is input, process,

and output. Third, the highest weighted dimension is legal institution

and the second is policy content. Finally, four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references.




Keywords: curriculum policy, evaluation, system model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search?q=%E8%AA%B2%E7%A8%8B%E6%94%BF%E7%AD%96%E8%A9%95%E9%91%9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被罵的人態度不好,要怎麼治好他?!】杏仁核vs前額葉

https://m.facebook.com/seedofhopeclinic/photos/a.223859761145535.1073741827.219205731610938/697765787088261/?type=3 【被罵的人態度不好,要怎麼治好他?!】 「我太太一直說我有問題,她罵我不負責任不幫忙家務時,我總是呆呆的看著她,不會馬上就去做她想要我做的事。我真的就是呆在那裡,每次都這樣,我是不是應該去看一下醫生拿個藥?」 「我的孩子功課好不好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最讓我煩惱的是他的態度,我只要叫他去複習寫功課,他就呆住,坐在那裡不動,一個小時也沒翻一頁,怎麼罵就是不動,每天晚上都要讓我氣到抓狂,用罵的用處罰的都沒用!有什麼辦法讓他態度好一點?不要這樣拖。」 被罵的人會呆住、態度不好、被動,真的沒有藥可以醫!因為,這是正常的現象,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正常」! 再強調一次,沒錯!被指責後人會呆住,甚至反擊回來,或是逃走,是超級正常的現象! 從大腦神經科學來看,人類的思考與情緒主要是由大腦中的兩個部分控制影響。一個是前額葉,主要負責理性思考,我們期望的「完美小孩」「完美對象」所該具備的所有能力和功能,都是由前額葉控制,例如:會推論因果關係、能思考解決方案、能分析情勢、能評估後安排優先順序等。能有一位具有強大前額葉功能的伴侶和小孩,是多麼的幸運又幸福呀! 另一個部分就是杏仁核,這個位於大腦核心位置的兩顆杏仁大的組織,只負責讓人做三件「態度不好」的反應:攻擊、逃跑、發呆(簡稱攻逃呆)。前額葉在大腦的外層表面,杏仁核被藏在大腦的核心,從演化上來看,應該是重要的部位會放在中間被好好保護著,是吧?但是杏仁核只負責攻逃呆,有什麼好重要的呢?客倌,您不知道杏仁核有多重要呀!它可是危機處理中心,若您生活在幾千年前的野外,一走出山洞就看見灰熊站在你的山洞門口,您也只能想辦法找個武器和牠打一架;或是快點逃,至少要跑贏隔壁的那一個,才能活下來;或是好好躲起來,想盡辦法不要動、不要出聲、呼吸輕一點、不要散出氣味,或許灰熊沒有看到您,也就走掉了。您說,攻逃呆重不重要?! 當人類不住野外,改為群居,和一群人住在一起有沒有生存危機?有!最大的生存危機是什麼?「不被喜歡」!一個不被喜歡的人會被霸凌,可能會被圍毆致死、會被遺棄、會被忘記分享食物和資源給他,死...

深度近視、眼壓過高小心青光眼!吃2食物降眼壓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根據統計,台灣青光眼就醫患者約31萬人,10年間遽增近7成。由於青光眼沒有明顯症狀,當患者察覺視力狀況有異就醫時,可能已經損失40%以上的視力了。若是未能及時接受治療,青光眼甚至會造成失明!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醫師坪田一男提醒,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眼部健診,才能防止視力衰退。 青光眼的成因是眼內液體(防水)無法正常排出,導致眼壓升高、壓迫到眼球後方的視神經,造成視神經受損。患者會感覺到視野變窄,嚴重時甚至會失明。另外,近年來也出現許多「眼壓正常」的青光眼患者,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王清泓曾撰文指出,眼壓最高的時間多為半夜或一大清早,有可能因此升高的眼壓並未被測量到。此外,眼壓變化晝夜不同,在不同時間多次測量,有助於瞭解眼壓是否正常。 坪田一男醫師表示,目前無法讓已受損的視神經恢復正常,因此青光眼的治療以疏通眼內液體流動、降低眼壓為主。另外,新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患者若能將眼壓再降低30%,大多數患者的視神經病變就不會繼續惡化,因此「降低眼壓」也是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治療方法。 小心!這些人是青光眼的危險族群 .老年人較容易罹患青光眼:40歲以上成年人有5-10%眼壓過高,其中每年約有1%會轉變成青光眼 .女性略多於男性 .近視者罹患青光眼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4倍,特別是600度以上的深度近視者 .糖尿病病患罹患眼壓高青光眼的機會是正常人的2~4倍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 若有以下症狀,應立即就醫 1 視力模糊、周邊視野縮小 2 夜間看燈光有五彩光圈圍繞 3 頭痛、眼脹,甚至會噁心、想吐 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副院長廖士傑醫師提醒, 青光眼患者應注意五點保健之道: 一、定期測量眼壓、檢查視神經及視野,以期控制病情。 二、生活規律、心情穩定,避免熬夜及情緒激動。 三、飲水要分量分次,避免牛飲。 四、充分配合醫師指示用藥,勿自行調整。 五、從事輕柔運動,如散步、游泳、騎腳踏車、慢跑等有助降低眼壓,避免閉氣用力,如舉重、倒立等運動。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也提醒,青光眼患者應注意睡眠充足、不熬夜,並且注意睡姿,避免趴睡、墊高頭部,以免眼壓上...

受精卵成功著床後的7個小症狀,懷孕初期的小徵兆~

受精卵成功著床後的7個小症狀,別到出現問題就後悔當初沒小心了 2016-07-03   由 最美寶寶媽媽 發表于 親子     娟和丈夫已經結婚三年了,在看到身邊的親戚朋友都陸續懷孕了,原本計劃再過兩年要孩子的夫妻倆也把寶寶計劃提前了,所以為了更快懷上孩子,小娟嚴密的監測自己的排卵期,只為提高受孕的幾率。 為了懷上個健康的寶寶,夫妻倆還特意去醫院做了全身檢查,但各項顯示都非常健康,按常理是應該很容易懷孕才是,可是過來半年還是沒有傳來喜訊。 精細胞與卵細胞相遇      然而 經期一直非常準時的小娟,這個月推遲來月經了,而且血量比較多,腹部疼痛,這更顯得不正常,隨即小娟到醫院檢查。卻聽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原來小娟懷孕一個月了,但在早期沒有注意,胎兒已經流產了。     為提高受孕的幾率,絕大多數夫妻都會選擇在排卵期同房,但是有一些寶媽因為沒有過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即使寶寶來了也不知道。好不容易懷上了,可是因為自己的無知,胎兒就這樣走了,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想要儘快懷上寶寶的你一定要知道以下幾點。      通常受精後的第 6 ~ 7 天,胚泡開始著床。 著床就是已經到子宮了,但那時還小,用超聲波是看不見的,著床後20-30天左右才可能用超聲波看得見小孕囊,但受精卵著床後的3-4天,也就是排卵期後的第十天以後,用早早孕試紙就能測出弱陽性,但有些可能不能測出。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下,那麼孕媽要如何知道自己懷孕了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受精卵成功著床的症狀有哪些。 對於受精卵著床在開始的時候大部分孕媽是沒有感覺的,但有些孕媽會有某些特殊的異樣感覺。 1、感冒的感覺 :著床成功,基礎體溫會下降,有些甚至會有著床出血,有些更甚至會有感冒的症狀。 2、腹痛、腰酸 :有些孕媽會出現小腹輕微脹痛、乳房變柔軟等現象,像來月經時的感覺。 3、感覺疲倦 :黃體素(一種荷爾蒙)的大量分泌,會讓你覺得筋疲力盡。幾乎所有懷孕的婦女都深受這種症狀之苦,你可以再觀察其他的症狀,以確定你的懷疑。 4、感到反胃 :有些人在受孕之後的前幾個星期,就開始了害喜的症狀...